前几天,老爹他们有事回老家吊孝,回来之后就感慨老家里的菜是真便宜呀,我笑着问了一句“能有多便宜呀,总不会几分钱一斤吧”,没想到老爹竟然说到“是呀,就是几分钱一斤,卖白菜的吆喝5块钱40斤,要不是没地方带真想买一袋子”。随后老爹还说了好多让人惊讶的菜价,老娘跟在一旁补充。我开始也听着感慨着,可是到了后来就逐渐沉默了。
我记忆中还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有这个物价,但是当时普遍如此,可是三十年过去了,现在的物价早已不可能出现这种状况。回想起前些天新闻上报道的河南蔬菜大面积被毁埋在地里,没想到才过多久我就间接亲眼看到了。我的老家在湖河两省交界,地势由丘陵转向盆地和大平原,地区没有什么特殊产业,以传统耕种为主,当然也有部分菜农的存在。
在我的印象中,种地平平常常,反映的多是气候变化,因为到现在为止,农业还是一个靠天收的事情。但是种菜比较特殊,菜农属于传统农业中比较前卫的,跟养殖和畜牧并称农业中的能人才能做的。要对市场敏感,风险承受能力强,才能做好。但是,我也见过种菜很惨的时候,我记得我二伯就是种菜的,有一年菜种的挺好,但是卖不了价,最后还自己毁了两块。那年贼扣的二伯挨家挨户送菜,还不要钱,问他为啥他也不说,只是苦笑着抽闷烟。
后来上学了,学了经济和政治,逐渐明白市场供需和种植养殖的关系,也明白了那一年二伯的举动和苦笑的原因。但是,今天我却又迷糊了,我待在一个三四线的小城市,住的也不是市正中心,但是菜价一直很平稳,尤其是蔬菜的价格。问了住在中心区的朋友,蔬菜价格相对还比较高,问到住大城市的朋友,那蔬菜价格就更高了,而且还没有平常好买。按理说这么平稳的价格不应该是供需出了问题,问题出在了哪里呢?
看新闻上,河南河北许多菜农大面积的菜调运不出去,菜价便宜的不够采收的人工费用,为了不耽误下一季的种植,不得不直接毁在地里。多好的蔬菜呀,城里吃不到,地里卖不出,据说有人带着大量现金收购,和菜农都谈妥了,结果车下不去路。这到底是怎么了?过剩?不见得,蔬菜的供应大多定向的,不同于种植周期长,蔬菜的种植期相对较短,一有风吹草动菜农都会很快做出调整,过剩,尤其大规模过剩的情况基本不存在。
既然如此,那恐怕就不是供需的因素了,或是运输,或是管理,又或是某些不为人道明的运作。最近,听新闻说不仅萝卜白菜,连猪肉都是起起伏伏,这让人很是费解不是么?没有大灾天,没有大瘟,这些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没有道理受到如此大的影响,出现这种情况恐怕只能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无良资本的加持和丧失信念的权力的运作下搞出来的人祸!
天灾很可怕,但是人间有大爱,人祸最致命,刀刀入心,凉血冰心。短短几年,人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纯善向好,变成了冷漠自封,整个社会的导向再也见不到善意的批评,能见到的只剩一切和谐美好。呵呵。
老乡,白菜,新鲜的,5块钱一袋子,40斤,来点吧。站在货车边的菜农这样在吆喝着~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jjs40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jsgsy.com/11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