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山童谣是当地民谣的一部分,坊间人称"花花",寓意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镰山童谣用方言唱读,原汁原味,极富带韵节奏,最接地气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旋律,饱含着乡土文化情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多为爷爷奶奶辈所喜爱.虽然它鲜有文字记载,不登大雅之堂,但却能人老几辈口口相传,由此可见其魅力.
报载,从孕育期的第7个月到三岁左右,是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加速期。爷爷奶奶们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他们说唱的花花,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一道不可或缺的营养大餐,他们只知道用花花与孩子是在进行感情交流。婴儿还在襁褓期间,爷爷奶奶就情不自禁地给他们说唱起来:
“说花花,道丽丽,碰着洋洋他姨姨。他姨姨,十七八,搽的粉,戴的花,手镯戴了几圪塔。红脸蛋,黑头发,两条辫子尻子上搭。穿的红袄绿褂褂,穿的红鞋绿袜袜。看起来就像一枝花,人人夸她洋娃娃。”
“三翻六坐九爬爬”这个阶段,摇篮曲就上了台面。
“猴娃猴娃搬石头,塌了猴娃脚趾头。猴娃猴娃你甭哭,你大给你娶媳妇。娶下媳妇没处睡,睡到鸡窝里鸡鵮哩,睡到狗窝里狗咬哩。睡到牛槽里没啥盖。没啥盖,盖簸箕,咕噜当滚过去。没啥枕,枕棒槌。棒槌滚的咕噜噜,猴娃睡的呼噜噜。”
“洋洋外婆掐谷穗,掐下谷穗喂鸭鸭。鸭鸭喂得肥肥的,拉到磨坊剥皮皮。剥下皮皮幔鼓鼓,鼓鼓幔得响响的,狗娃睡得囔囔的。”
等到孩子咿呀学语阶段,花呀草呀什么的,就成了他们最早接触的启蒙教材。小蜜蜂,头顶金,自幼采花到如今。前山采的灵芝草,后山又采牡丹心。正月采花无花采,二月采花花未开。三月桃花红似火,四月刺玫架上开。五月石榴玛瑙赛,六月荷花莲池开。七月秋风吹丹桂,要采玫瑰八月来。九月菊花怒开放,十月松柏层层开。十一腊月无花采,雪里送香腊梅开。花瓣好像女裙钗,惹得蜜蜂采花来。蜜蜂见花单闪翅,花见蜜蜂搂在怀。蜂戏腊梅正得意,老天降下大雪来。打的蜜蜂腾空去,打得花瓣落尘埃。若要花亭重相会,来年春暖再采来。三岁左右的孩子贪玩,常常灰头土脸的。
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有了这样的花花:“洋洋亲,洋洋乖,洋洋门伙浪(玩)回来。葱花香,牛肉烂,把手一洗快吃饭,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这时的孩子,也会说唱一些简单的花花了:'骑马马,到外家,吃白馍,卷豆芽。“'打锣磑锣,碰着洋洋他外婆。外婆外婆你咋去,我给我娃送糕去,啥糕,老虎糕,老虎嘴里噙页(一)大核桃。”孩提时代,孩子们与外婆的感情最深。
有研究表明,3——7周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第二个高峰。这是形成孩子勤学好问习惯的黄金时期,习惯一旦养成,孩子将受益终生。这个时期的花花就有了一定的知识性,趣味性,益智性。现分类选录几首,以飨读者。一 连锁调 这类童谣以顶针的修辞手法结构全文,即将前句的结尾词语作为后句的开头,随韵接合,易唱易记,对培养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十分有益。1 老鼠闭门,闭出黑人。黑人点灯,点出先生。先生算卦,算出勺把。勺把舀水(fu),舀出老五。老五数钱,数出百元。百元杀猪,杀出他姑。他姑剥米,剥出她女。她女烧茶,烧出她爷。她爷推车子,推出一家子。 2 笑话笑,笑话笑,笑话戴个花草帽。笑话喜,笑话喜,笑话忙把羊奶挤。笑话好,笑话好,笑话爱看爷爷宝。笑话多,笑话多,笑话说得大家乐。3噼噼拍,噼噼拍,大家来打麦。麦子好,麦子多,磨面做馍馍。馍馍甜,馍馍香,吃馍不忘共产党。共产党,毛主席,我们向你来报喜。一报麦子又丰收,二报磨面用机器,三报社里有了拖拉机。
二 问答歌 问答歌的特点就在问答,既然要回答问题,总得动点脑筋,所以问答歌能启迪儿童的心智,唤起儿童对各种事物的注意,帮助儿童认识理解周围的世界。1 你姓啥(suo )?我姓秤。一天能钉几杆秤?七个八个不一定。今天为啥不钉秤?因为今天生了病。啥病?毛病。啥毛?羊毛。啥羊?山羊。啥山?土山。啥土?黄土。啥黄?硫磺。啥硫?鬼子硫。啥国?美国。啥美?花花媳妇美。啥花?桃花。啥桃?酸桃。啥酸?醋酸。啥醋?米醋。啥米?糯米。啥糯?轻糯。啥轻?骚轻,把你掀到茅坑。
2 叫你挪过不挪过,谁知你踩了我的脚(jue)。咋个说(怎么办)?乙:送医院。甲:医生说?乙:贴(bia)膏药。啥膏?牙膏。啥牙?豆芽。啥豆?豌豆。啥湾?台湾。你三我三,解放台湾。
三 颠倒谣 也称滑稽歌,古怪歌或倒唱歌。这类歌谣就是把事物的本来面目颠倒过来叙述,使其具有幽默和讽刺意味。它的特点是正话反说,内容机智,联想丰富。1月亮出来明晃晃,来个蟊贼偷酱缸。聋子听见忙起床,哑巴高声喊出房。瘸子立马撵上去,一把抓住贼头发,,看看原来是和尚。2上杨树,歪(折)柳条,精身子揣了一撩撩。转了过,就跑跑,挡着一个人咬狗,拿上狗来招(扔)砖头。一下招到涝池里,溅(瘪)了一脸干糖土。东看西看没啥擦,夏布衫子扯棉花。三天没见骑驴的,今天见个驴骑的。我说此话你不信,还有碾子把驴拉。
四 字头歌 指每句尾字几乎完全相同多以“子、头、儿”作为每句结尾的童谣形式。外国人,长鼻子,爱吃中国面皮子,辣子呛了一鼻子。跑道河里洗鼻子,蛤蟆蹬了一蹄子。跑到医院看鼻子,大夫给了一锤子。
五 游戏歌是儿童游戏时伴随着一定的动作而吟唱的童谣,拍手谣就是其中的分支.1 你一我一,坐上飞机。你两我两,消灭老蒋。你三我三,解放台湾。你四我四,关心大事。你五我五,农业为主。你六我六, 反帝反修。你七我七,争当第一。你八我八,八字宪法。你九我九,跟着党走,你十我十,政策及时2 你一我一杀狗劝妻。你两我两,错斩李广。你三我三,寇准升官。你四我四,岳母刺字。你五我五,庵堂认母。你六我六,龟山藏舟。你七我七,霸王别姬。你八我八,状元祭塔。你九我九,贵妃醉酒。你十我十,游玩西湖
14——17周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第三个高峰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此时的他们,正在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童谣已经不适应他们了。
镰山童谣,生命力极强,到处为家。《大荔故事》中,有杜艳玲写的一首童谣:“罗罗面面,一斗麦,三灿灿。磑哈白的献爷爷,磑哈黑的喂骡马。骡马喂的壮壮的,上你外家看帐去。啥帐,灯影子,一锤打个窟窿子。”在镰山,这首童谣是这样唱的:“打锣罗,磑面面,七斗斗,八罐罐。磑哈白的献爷爷,磑哈黑的喂骡马,骡马喂的壮壮的,骑到外家看唱去。啥唱?灯影唱,一屁打个窟窿唱。还有王宝钏和杨家将。”另一作家王凌琴写的《红豆豆》一文,镰山花花是这样表述的:“红豆豆剥米米,我是娘的小女女。端娘碗,受娘气,娘家后院栽黄菊。一把黄菊没栽了,听着门伙黄狗咬。黄狗黄狗你咬谁?我咬张家媒。张家媒,你坐哈,黄狗黄狗你卧哈,我给咱烧茶瘪芝麻。芝麻叶,你甭炸,我给媒人说句话。媒人媒人你听哈,小女今年十七八。红缎子鞋,不会扎,蓝缎子鞋,绾疙瘩,裆裆裤,不会衲,岔岔裤,才学哈,光会拍手哄娃娃。下贱女子张口货,赶紧给娃说婆家。”没有人知道这些童谣的作家,也没有必要争论谁是原创,只知道镰山唱的,沙苑也唱,沙苑有的,镰山也有。网上搜索,陕西各地都有这样大同小异的童谣。难怪有人把民谣称作民间诗经,它真的是源远流长。
集谣以察俗尚,陈谣以观民风。我喜欢听那些快要消失的镰山童谣,只要有人说唱,我的心里就仿佛盛开了万紫千红的花朵,纷纷扬扬的香。
附:部分方言读音示例:
外家(wei) 脚立(jue) 着气(chuo) 噙核桃(ken) 爷爷(ya ya) 咱院里(ca) 裆裆裤(duo)娶媳妇(sei)喂骡马(yu) 拍(pei)麦(mei)
作者:龙腾虎跃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jjs40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jsgsy.com/11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