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历代民间服装,多是自己买布剪裁、手针缝制;官服、军装,由官方设立工厂,招集技师技工制作。
民国初期,漳州城区第一家缝纫店和丰号设在东坂后(在今青年路)。店主王邦生(浙江人),聘请10多名技师,使用美国生产的脚踏缝纫机,加工汉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呢大衣和女装,以军政界和商绅人物为主要顾客,有时被顾客聘请到家里做成衣和嫁妆。民国10年(1921年)后,城区裁缝店发展到5家。其中太盛裁缝店制一套毛料西装工资需4钱黄金。加工品种增加了学生装、童子军服等,店家业务兴旺。民国20年后,城区裁缝店增至二三十家。除来料加工外,还制作成衣,批量出售。龙溪石码有金源美、新新等10家裁缝店,从业人员33人。南靖山城(民国27年后为县城)、靖城(民国27年前为县城)也都开设裁缝店。自40年代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原来当过师傅或徒工的人,都自己开设缝纫店。
1953年至1956年,龙溪专区各县(市)缝纫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5月,南靖县山城镇12家缝纫店从业人员25人中,有15人自愿组成山城缝纫生产合作社。1954年10月1日,漳州城区成立缝纫生产合作小组,组员13人。至1955年10月发展为缝纫生产合作社,社员36人。1955年,龙溪县石码镇有裁缝店8家。当年3月,两家个体户成立石码缝纫生产合作小组,组员30人。据1956年底统计,全专区共建立缝纫生产合作社18个(其中漳州城区9个、9县各1个)。
1958年10月1日,漳州城区9个集体所有制的缝纫社,合并为全民所有制的地方国营漳州被服厂,有职工400多人,分设18个加工门市部。1962年10月,体制调整,城区被服厂恢复集体所有制。只留130多名职工在合作工厂,其余人员分别成立6个缝纫社、成衣制帽社及补衣袜社。原龙溪服装厂改为龙海缝纫社,有社员69人。
1967年初,因受“文化大革命”影响,有的企业生产曾一度停顿。1969年,工业转轨转向期间,漳州城区的缝纫厂社利用自有资金和人员,开发塑料和胶木电器制品。后于1970年和1973年,分别把人员(带设备)划出,建立漳州市(县级)第二塑料厂和胶木电料厂,成为独立经营的新行业。
1978年起,随着商品服装的逐步发展,各县(市)缝纫服装企业机制亦随之改革。云霄县保留原有缝纫社,新建1家服装厂;东山县保留原有缝纫社,新建1家童装厂;龙海县创办沪龙服装公司;漳州市新建1家羽绒服装厂;漳浦县改组原有服装厂。龙溪地区建立服装工业公司,开发成衣商品的国内和国际市场。
1978年,开始试产试销成衣,款式好的女装、连衣裙、茄克衫、两用衣和各种套色童装受到欢迎。龙溪地区二轻局从机动布票指标中调整10万米布票供服装厂生产成衣周转使用。1979年,生产成衣15.53万件。198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放轻纺工业的中短期贷款,在资金上支持服装企业的改革。
1981年起,开发成衣国际市场。漳州第一服装厂和南靖、龙海服装厂接受港商来料加工服装,但批量很少。1982年至1983年,全国化纤布和纱织品两次大削价,全地区服装厂服装削价损失27.17万元。加以银行减少贷款,生产资金困难,无法购进时兴面料,成衣生产走向下坡。1984年,因化纤布市场开放,社会上多行业办服装,服装市场竞争激烈,服装厂的产品造型、结构跟不上市场变化,产品大量积压。
1984年3月,漳州第一服装厂与香港劲捷时装制作有限公司签定为期5年的来料加工丝质女时装合同,引进时装生产线设备30台。同年9月,又引进144台,加上原有中速平缝机和专用设备100多台全部更新,共有393台,都是80年代先进设备。其中有电脑控制的5种型号45台、高速平缝机214台,还有性能很好的各种专用设备和全套烫熨设备。当年7月试产,至年底生产4大类产品、54种式样的丝绸时装81759件,加工费收入44894.53美元。经过4年艰苦创业,至1988年,全厂总产值从150万元增至600万元(其中出口产值占86.16%)。
与此同时,东山服装厂、长泰服装厂、诏安服装四厂和诏安针织厂都有来料加工的客户,加工量逐步发展。1988年,全市服装行业出口服装64万件,出口交货值445万元。1990年,出口服装上升为266.85万件。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jjs40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jsgsy.com/17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