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临近双十一,大家的购物车里都已经加满了商品,也计算好了优惠,只等待最后结算。而最近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出现了许多分享自己购物结算截图的年轻消费者,最后的实付金额是“0”,让看见帖子的人十分羡慕,也跟着教程“薅”起“羊毛”。在这波“0元购”风潮中,变成了羊的商家,应该怎么做呢?
年轻人为什么热衷于薅羊毛?
浏览各大社交平台,我们不难发现,“薅羊毛”似乎已经成为了年轻消费群体中一项喜闻乐见的活动。无论是抽奖、拼团还是收集优惠券,年轻消费者总是乐于参与其中。不管是大福利还是小优惠,他们都愿意花时间转个锦鲤,拼拼手气。
TOM FORD最近就在小红书上参与了惊喜盒子活动,将自己的经典款香水“珍华乌木”的30ml版本作为礼物放送,引来了很多年轻人的参与,为这款香水提升了很大热度。许多之前不了解香水的人也因为这次活动,而想要去买个小样试试看。
人们喜欢“薅羊毛”,实际上是出于一种想要“空手套白狼”的心理,通俗点讲就是“占便宜”。但这里并不是贬义,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又不花钱,还是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这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参考消息的官媒上也曾推送过“薅羊毛”的实例,可见薅羊毛活动受众之广。
而年轻人喜欢“薅羊毛”,是因为现在的羊毛从现实生活中转移到了网络上。如今网络购物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无论是日用品还是奢侈品都能在线上购买,商品种类齐全,搜索也很智能,这对于喜欢快捷、便利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更优的消费方式。
而且线上购物省去了线下的店面费、运输成本费用等等,也就使得线上商品的价格比线下更低,能够进行的优惠活动也更丰富。而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优惠信息,从而以一个更低的价格购入同样质量的商品。
在网络上,赠品也显得格外有吸引力,一个附赠的塑料水杯在超市里可能会无人愿意为其驻足停留,但在网络上,消费者心理上觉得自己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免费”这一词就格外有吸引力、赠品的价值也就被抬高。
达美乐披萨就专门为消费者开发了一个“薅羊毛”的游戏小程序,消费者在小程序里通关游戏,就可以获得小食优惠券。其实发放的优惠券仍需消费披萨才能使用,但用游戏的方式让消费者免费获得,就更容易让人接受,大家也不会觉得是浪费了时间。
不用在现实当中被拉去做问卷,也不用和人打交道,动动手指就能白得东西,这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但问题是,商家真的就只是做了绵羊,而消费者则占了大便宜吗?
“薅羊毛”也是一种互利
“薅羊毛”表面上看是商家吃了亏,而消费者免费拿走了东西,实际上,在消费者“薅羊毛”的过程中,商家也从中获得了收益,只不过这种回报可能并没有以金钱的方式呈现而已。
比如说,消费者想要在双十一0元购,他就要收集购物平台的优惠券和商家的优惠券,或许还要观看商家的直播,蹲点抢优惠券。在这个过程当中,购物平台因为消费者参与活动而获得了流量,商家也拥有了这个消费者的持续关注,直播也有了热度。而这种关注和热度就可能吸引来其他消费者,而另外的那些消费者,可能就不会在意优惠,而是直接进行消费。
在新媒体时代,流量即收益,当商家获得了足够多的关注度,就无需担心自己的利润是否会因为“薅羊毛”的人而受到损失,因为薅羊毛的人在整个消费者群体当中并不占很大比例,所以只要真正的消费者足够多,那一点被“薅羊毛”的损失也就不足为道了。
有不少品牌商家甚至会定期在官方旗舰店内推出“薅羊毛”活动,比如,彩棠就在官方的旗舰店上设置了价格为19.9的小样套装,包含遮瑕和隔离两个产品的试用装。这对于从未尝试过彩棠旗下的产品,又因为正装价格太高难以入手的消费者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种小羊毛,可以让更多消费者有品牌的体验经历,从而提高品牌知名度,这样的“羊毛”,其实就是为了引流而作出的小小牺牲。
而且在此过程当中,商家也在消费者面前建立了“慷慨”的初印象,消费者心里也会对该品牌产生好感。当有了这种基础以后,消费者再进行复购的概率,就会比他第一次见到这个品牌就消费的概率要高得多。
也就是说,让消费者“薅羊毛”,实际上是一种较为长远的考虑,放长线钓大鱼,收获会有,只是不急于一时而已。
“薅羊毛”,也要有门槛
“薅羊毛”对商家来说有好处,但也是在设立了一定门槛的前提之下。“薅羊毛”活动,不代表纯福利放送,只送东西不宣传,那对商家来说,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薅羊毛” 可以,但也得有条件。最常见的设置是“一键三连”,也就是点赞、评论加转发,这适用于社交平台上的羊毛活动。如果是购物软件,则要关注店铺,或者加入会员,如果要有进一步优惠的话则要进入直播间,和观众一起抢券。有了基本的设置以后,“薅羊毛”才算是互利活动。
但设置也要有尺度,不能超出消费者的心理预期,要让消费者做聪明人,而不是让商家成为明显的利益既得者。设置与赠品等级相符的获取条件,不要让消费者有被商家牵着走的感觉。
注意边界感也很重要,尽量避免设置公开分享在朋友圈这种可能会越线的条件,现在很多年轻人很重视自己的私人空间不受影响,他们希望自己的空间能够完全受自己的意志支配。而“羊毛”虽好,也不至于让他们公开在自己的私人空间,这种条件不但达不到引流的效果,可能还会引起反感。
面对“薅羊毛”的行为,商家并不需要如临大敌般排斥和戒备,顺应消费者的心理并合理运用,也许反而会给自己的品牌树立良好形象,同时开拓消费者市场。任何事都有利有弊,关键就看能否灵活操作,这才是商家应该做的事情。
作者:慕交子
编辑:志玲不是姐姐
来源:CNAD广告网资讯
图源:慕交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方式:020-38814986。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jjs40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jsgsy.com/7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