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是在每天的奔波中度过的,八月底我又换了新工作,一家在互联网教育行业知名的公司,新公司在西北五环外的西二旗,而我居住在东四环旁的欢乐谷,每天要从七号线欢乐谷站上车,在菜市口换乘四号线,再从西直门换乘十三号线,最后在清河站下车,从出家门到进公司门,我每天单程的通勤时间需要近两个小时。
每天路途的奔波,让我着实觉得是浪费时间,浪费体力,浪费精力,让我内心很不舒服。
我曾想过,若这份工作做得好,我以后可以搬家,搬到西二旗附近住,因为时间和精力如今觉得比什么都重要。而如今看来,搬家暂可不必,因为这入职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我觉得这份工作我或许不会做得太长久,亦或是说,从公司的角度讲,公司的这项业务,公司的管理模式本身就具备了很大的不稳定性。
公司虽然是一家很有名气的公司,但其实这个业务,这个部门,以及部门的管理者和团队的所有成员,都是新的,都是从外部招聘七拼八凑起来的。其企业原有的文化,管理模式在这个部门并没有多大体现。现有的氛围和运营,完全是凭着部门负责人个人的意志和喜好所决定。就像是我曾经在好未来一样,好未来智慧教育事业的几位核心领导,都是从联想空降过来的,跟好未来的文化和管理模式毫无关系,反而是联想帮主导好未来整个智慧教育事业部的发展。
回想这近一年的时间,这是我2022年换的第三份工作,本以为这份工作可以如意,可以好好地干下去,但如今觉得无望,混日子不是我的行事风格,更何况,你混的了一时,也混不了太长久,若公司到年底业务依旧无进展,怕是整个部门的人员都会失业。倘若不久之后,我又要换工作,那今年将会是换了四份工作,打破了我来北京这八年的时间,换工作高频的记录。
或许你会说,有份工作就不错了,为何不忍辱负重地干着呢?你为何总是换工作呢?为什么就不能踏踏实实的呢?工作不稳定,是怪公司吗?怪大环境吗?跟你自身没有关系吗?
子非鱼,所以你无法感同身受,我也不想给不懂或不了解实际的人多半点解释。我记得八月底刚来这家公司的时候,有个本部门的同事,我们之前都是讯飞的,也彼此认识,她算是在教育信息化行业里,一个较为资深的售前了。我向她询问了现在公司的情况和工作的内容,她向我诉说了很多,吐槽着工作中的种种不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她觉得,目前我们的工作,或是我们的岗位,没有太大价值。
半个月后,部门其他一位同事离职,又过了几天,又有一位同事离职,然后又有其他部门的同事接二连三的主动离职了,就在前不久,那个跟我说工作没有价值的同事也自己离职了,一个月内,我们整个部门入职了我一个人,却走了三个人,而其他部门的人,也走了几个。
走的人,其实都很优秀,都是从讯飞,鸿合,立思辰过来的。对于这些经验丰富,有过大厂经历的人来说,入职一家新公司后,公司行不行,业务行不行,产品行不行,其实一两个月就能够看出来,大家不再是为了拿一份工资而工作,因为在哪都可以拿到这样的工资,大家看的更是自己在这份工作中,有没有价值,有没有归属感和成就感。
其实大家走的原因殊途同归,我们的工作目前看来前途尚不明朗,也就是如今做的这些工作,耗费的这些时间和精力,无从考量其实际或未来的价值。
因为价值无法评判,所以,我们部门的小组长最近有句话挂在嘴边:如果大家都干不好,都觉得业务难干,也许到年底,我们都会被裁掉。
我们目前做的业务是由“双减”政策衍生而来,其客户群体主要面对的是区县教育局,其实业务和产品对于我来说,都是手到擒来。但这一个月的时间,我出差了两次,去了趟安徽和福建。在真真实实地接触了一线之后,我才深入了解到了整个业务模式和工作内容的细节,对当初同事的吐槽才感同身受并豁然开朗。
我们现在所做的这个业务,是随着国家的政策而兴起的一个教育信息化的业务,但现在这个业务并不好做,教育信息化的厂商都蜂拥而至,都想在企业转型和业务模式上蹚出一条血路。但现阶段大家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目前讯飞,鸿合等大厂都有涉猎这个业务,都是先烧钱铺路,再探索盈利,且盈利模式尚不清晰,这几次出差,我每到一处,都会被当地的销售带着去见渠道商,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谈论起讯飞。我突然才发现,原来在教育信息化这个领域,中国的市场已经被科大讯飞所向披靡的攻占,无论是产品,还是口碑,还是运营服务,其实讯飞在这个行业里的地位已经是老大,且没有老二,老三更是差的十万八千里,其行业地位,已无人可以撼动。
提起讯飞,我总会有一股亲切感,因为讯飞是我的老东家,讯飞培养了我,造就了我。在我职场的蜕变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以前在讯飞的时候,我也会吐槽公司的产品和管理,但离开讯飞后,我进入了其他两家做智慧教育的公司,接触和深究了其他教育信息化的产品,直到现在,我在了解了整个教育信息化公司和产品之后才发现,讯飞在整个行业里,其实是做的最好的。
诸如我现在的公司,论课程,论系统,论运营,论交付能力,论商务关系,论管理模式,都远远不及讯飞。即使,身在讯飞的人会觉得讯飞的产品很烂,或许只有当他跳出讯飞去了其他同类厂商之后才会豁然开朗吧。
如今,我对自己的工作并没有太多成就感,对以后业务的发展更是迷茫,而每天的时间更多地奔波在上下班的路途上,这令我不禁产生了怀疑,怀疑自己当初来现在这个公司的决定是不是对的。
但我当初为什么决定来这家公司呢?归根到底,是为了钱。
在e签宝的时候,我的月薪是26K乘以15薪,试用期是三个月,试用期的工资是23K。我当初觉得这份工资就已经很高了,满怀深情地投入到工作中,而三个月后,我没有如愿的转正,原因是我之前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与e签宝的要求并不太匹配,e签宝要的是具备交付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售前,而我却是偏向于方案和顾问型的售前,故我的转正被延期,更甚是有降薪的风险,而就在此时,我现在的公司抛出橄榄枝,依旧给我26K的月薪,且入职后无试用期,薪资不打折。
在真金白银面前我没有丝毫犹豫,果断了放弃e签宝这份当初觉得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工作,而后每天来回奔波近4个小时,选择了去西二旗那边上班,为的就是每个月多赚那六千多块钱。
前几天,跟之前在猎豹移动的同事一起吃饭,他们为我找到新工作进行庆祝,谈论之间问到了我新工作的工资是多少,我甚是带着几分骄傲的说一个月26K。本以为这份工资已经很高了。事实证明,是我的思想和格局太小了,我的认知太肤浅了,另一个也是售前的同事告诉我,他一个月的月薪是30K,也是14薪.我不信,他打开他的钉钉工资条,我看到他的月薪资基数上赫然显示着30000。
论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参加工作年限时长等,以及背景学历等,我俩旗鼓相当,我们都是92年的,我们都是毕业于普通的大学。但他每个月比我多4千块钱的工资,这不禁令我对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价值再度产生了怀疑。
在北京,教育行业售前的月薪25K其实已是很高了,我之前来这家公司工作的时候,为工资的事情,HR还专门跟领导申请了几次,说我要的太高,而我从去年到现在一系列的面试经历,也无不论证了现在月薪26K已是最高极限了。而前同事30K的工资条,直接颠覆了我狭小的三观和认知,让我不禁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和价值,我心里肯定是不平衡的,但不平衡的背后并不是去嫉妒别人,而是反思自己。
未完待续,详见下一篇文《在北京,你问过自己赚钱是为了什么吗?》
刘海峰
2022年9月25日星期日
于北京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jjs40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jsgsy.com/9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