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
“社区小广播每天上午10点准时响起来。每周微党课、防诈民警课堂、保健小知识等等,每天不重样。我现在腿脚不方便,不能外出,看字也费劲了,幸福之声小广播很好地解决了我们老年人的阅读问题。”今年95岁高龄的老党员周爷爷说。南通市幸福街道的“幸福之声小广播”成了一道风景。(2月13日《江海晚报》)
“大家好,今天是新春佳节正月初一,接下来我将和大家来聊聊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爷爷奶奶好,我是小主持人,今天带给大家的是古诗词解析”“社区的大爷大妈,今天的节目咱们说说社区里发生的新鲜事”……这都是“社区小广播”的开场白。
“社区小广播”被当地社区百姓称之为“社区新闻联播”,虽然主播们和电视台的播音员在播音技术上不能相比,可是社区百姓都十分喜爱,十分认可,一到每天中午的10点,不少在家的老人都准时收听。“社区小广播”通过灵活多变的方式,更贴地气、更合时宜地把党的声音、优惠政策、家庭教育理念、社区里发生的好人好事等传入寻常百姓家。
“社区小广播”从载体上来说,似乎显得“有点土老帽”了。眼下各种传播方式很多,短视频平台、微信群、朋友圈都可以传播各种新闻和知识。但是,也需要知道的是,一些老年群体还是喜欢一些“传统的传播方式”。就像一些老人说的那样:岁数大了,眼睛花了,手机上的字体、报纸上的字体看不清楚,十分费劲。而有了“社区小广播”就相当于“有声阅读”,解决了老年人获取信息的不方便的难题。
“社区小广播”的另外意义则在于,这是一种“最靠近社区居民”的载体,其传播的一些信息,是在“报纸上看不到”的,是在“电视里听不到”的。电视报纸上的新闻,不是“社区里的家长里短”,而这些“社区里的家长里短”往往又是社区里的人们最关注的,最关心的。哪栋楼的邻居做了什么好人好事,社区里将举办什么活动,物业公司开展了什么公益活动,谁家的媳妇在单位受到了表彰,谁家的孙子在学校获得了老师的表扬,都能在“社区小广播”里知道。最关键的是,社区居民都可能成为“社区小广播”里的主播,大家一起撰稿播音分享生活在的快乐幸福、得失教训。
尤其是让中小学生参与“社区小广播”,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而且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给社区里的爷爷奶奶读读诗歌、读读文章,传播了优秀文化。 “社区小广播”,是传播优秀文化的大阵地。传播好声音,请多些播送家长里短的“社区新闻联播”!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jjs406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jsgsy.com/14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