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民间故事读后感800字左右,非洲民间故事读后感800字左右怎么写?

作者:谈建忠

【导读】

对于《诗经·国风·周南·麟之趾》的主旨从古到今,众说纷纭,议论纷纷。《诗经·麟之趾》的主旨究竟是什么?

这篇文章旁征博引,通过文本考据,回答了这个问题。

【正文】

依旧奉行一夫多妻制的东非乌干达,有一位67岁农民哈赛亚据报道说“最近有点烦”,因为他现在有12个妻子、102个孩子和578个孙儿女!哈赛亚年轻时,一个接一个的娶老婆,一个又一个的生孩子。几十年时光转瞬而逝,可是当下乌干达通货膨胀,很难赚到足够的钱养家糊口。要养活全家600多人,经济负担大得要命。除此之外,家庭管理问题也是矛盾繁多,即使家里面的600多个孩子、孙子互相之间也难以记清楚姓名。哈塞亚对此感到有点烦恼。据说哈塞亚接受记者采访时连连说,“够了,够了!”

非洲民间故事读后感800字左右,非洲民间故事读后感800字左右怎么写?

这种家庭庞大,人口众多,生存难以为继的问题,在我国西周时期,也曾出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诗经·国风·周南·麟之趾》,看看古代高官厚爵的后代,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一、《诗经·麟之趾》传统解释不可信
甲、衰世公子信厚说

毛诗序》说:“《麟之趾》,《关雎》之应也。《关雎》之化行,则天下无犯非礼。虽衰世之公子,皆信厚如麟趾之时也。”

从三千年历史角度来看,西周时期不算“衰世”,《关雎》在西周时期只是被采诗官收集,至于“《关雎》之化行”是不存在的“唯心主义的想象”。

乙、赞颂子孙宗族化善说

朱熹诗集传》讲到了这首诗的主旨:“文王后妃德修于身,而子孙宗族皆化于善,故诗人以‘麟之趾’兴公之子”。
朱熹的这个看法根本不值一驳。举个例子,齐僖公公元前698年去世以后,太子即位,就是齐襄公。齐襄公即位以后,立刻降低了公子无知的俸禄、服饰等级,公孙无知因此怀恨在心。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发动宫廷政变,弑杀齐襄公,自立为齐国国君,史称齐前废公。公元前685年春天,公孙无知又被雍廪趁机杀死。死后,齐僖公之子、公孙无知堂兄弟公子小白返回齐国即位,这就是为齐桓公
这些“公”子“公”孙们面对政权和利益,对自己的同“公”血脉磨刀霍霍,痛下杀手。哪里有朱熹所说的“后妃德修于身,而子孙宗族皆化于善”呢?历史记载的这一类手足相残的例子数都数不清。两周时期根本就找不到“后妃德修于身,而子孙宗族皆化于善”的历史记载。

《韩诗》说“《麟趾》美公族之盛也”,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这首诗“美公族龙种尽非常人也”。清代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认为“《麟趾》,美公族之盛也”。这些看法都是赞美公族,不值一驳。
丙、阿谀公族子孙繁盛多贤说
程俊英说:“这是一首阿谀统治者子孙繁盛多贤的诗。”(《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以上这些解释和《毛诗序》及朱熹的注解几乎是千口一词,万人一面,都认为是一首赞美诗。看来,仅仅依靠历史注解,无法读懂《诗经·国风·周南·麟之趾》。
丁、隐喻迫害贤人说

只有高亨力排众议,他说:“这首诗,很像是孔子的《获麟歌》。诗三章,其首句描写麒麟,次句描写贵族,末句慨叹不幸的麟麟。意在以贵族打死麒麟比喻统治者迫害贤人(包括孔子自己)。”(《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戊、恭贺韩侯娶妻说

李辰冬《诗经通释》说:“因而使我们知道这首诗也是恭贺韩侯娶妻的。”
这首诗的主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我们慢慢来看。

非洲民间故事读后感800字左右,非洲民间故事读后感800字左右怎么写?


二、要分析《诗经·麟之趾》的主旨,先要问问麟究竟是什么动物?
《荀子》:“古之王者,其政好生恶杀,麟在郊野。”《诗经·大雅·韩奕》:“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孔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这说明西周初期的韩国,就是今天的山西西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曾经有大量的鹿生活着。因为那个时候的自然环境很好。《韩非子》说上古时期“人民少而禽兽众”。《孟子》说殷朝时期“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穀不登,禽兽偪人。”那是因为商殷时期的原始农业生产力低下,民众处于一种半农业半狩猎的生活状态。但是西周建立以后,新兴农业迅速发展起来,农进兽退,象、鹿、犀牛、虎等动物越来越少甚至绝迹,自然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如果大家对古代中国自然环境的变化感兴趣,有一本《大象的退却》可以读一读。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也可以读一读。

《春秋》中有一句话:“西狩获死麟。”
公羊传》对这句话有一长段解释,这里略去不录,感兴趣可以自己网上搜一搜原话。这里白话文翻译一下。《春秋》中为什么记录了春天打猎捕获麟这件事?是为了记录这件奇异之事。为什么这是一件奇异之事?因为麟当时在中国已经绝迹了。那究竟是谁打猎捕获的呢?是一些砍柴人捕获的。看到这里,不由令人想起十三年前陕西发现华南虎的事件来。继续翻译吧。砍柴人的身份十分卑贱,为什么要用狩猎这个词呢?是为了重视这件事为什么要重视这件事呢?是因为获得了“麟”而重视这件事。获得了“麟”而重视这件事是什么意思?因为麟是仁兽。有了王者才会出现,没有王者不会出现。

这个“西狩获死麟”的故事,证明到了孔子的时候,“麟”已经像今天的华南虎一样,在野外绝迹了。

何新张舜徽《郑学丛著·演释名》说:“大鹿谓之麟”。《说文解字》说“麟,大牝鹿也”。大牝鹿就是大母鹿的意思。许慎是怎么知道“麟”是雌性而且大的鹿,做出这个注解的原因不得而知。实际上,大多数母鹿是没有角的。如果解释“麟”为“大牡鹿”的话,可以理解“麟”为成年的公鹿。看来“麟”这个字未必就像许慎讲的,确定就有这么具体的性别和大小,但很显然,完全可以确定的是,“麟”其实就是鹿的一种。

西周时期的语音有一种加鼻音的习惯,如果去掉“麟”的鼻音,就是“鹿”的发音。我们知道今天全世界的鹿科动物,下面还有许多属,例如,花鹿属、鹿属、黇鹿属、麋鹿属等;折叠空齿鹿亚科有驼鹿属驯鹿属、空齿鹿属、南美泽鹿属、草原鹿属、普度鹿属、马驼鹿属等。即使鹿属下面的鹿种也有多种,例如:马鹿、白唇鹿、坡鹿、泽鹿、鬣鹿、沼鹿、梅花鹿、水鹿等。由此推断,西周以前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鹿科、鹿属、鹿种也是非常多的,“麟”显然就是其中之一。

非洲民间故事读后感800字左右,非洲民间故事读后感800字左右怎么写?

三、要分析《诗经·麟之趾》的主旨,还要了解周朝爵禄制度

《孟子》中有一段对话:
北宫锜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
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

这个问题即使东周时期的孟子都难以完全讲清楚。可是孟子也大略地提到了周朝的爵禄制度。他说: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周朝的爵位,只要受封就属于贵族。爵位五等,都是世袭罔替,封地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对于周代五等爵的问题,傅斯年先生曾经提出了“既非五等,更无五等爵制”的观点,至于西周时期究竟有没有可信的爵位制度,这里暂且不讨论,毕竟这首《麟之趾》里只提到了“公”,我们对于“侯”、“伯”、“子”、“男”的后代或类比理解,或不类比理解,都不影响对这首诗的解读。
四、历史事例帮助领会《诗经·麟之趾》的主旨
历史事例一:

我们再来看一个清代的皇室之后生活状况和生存发展例子。
启功的曾祖父溥良是清代雍正皇帝六世孙,在年轻时,请求革去封号、俸禄,放弃了皇室后人的待遇。于是参加科举,一举考中光绪六年进士。曾历任广东学政、户部右侍郎、礼部尚书等职。这是成功实现了
从皇爵到平民,再由平民到官位的转换

这种乾坤大挪移不是每一个拥有皇爵的后世子孙都能实现的。启功算皇九代,但是到他这一代,祖先曾经享有的荣华富贵没有了,他必须自食其力。
一般来说,祖先享有爵位的后世子孙,分支会越来越细,越来越远,早先享有的权利、地位和财产会越来越卑微,直到逐渐消失,绝大部分最终都会平民化,甚至流浪街头,生活难以为继。但是在后世子孙之中,他们继承的文化还是会保存一部分,即使在西周时期,其中优秀一点的人,能够写出一首像模像样的诗来,也不是难事儿。
历史事例二:

《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记载:“武皇帝二十五男。”曹操除了这二十五个儿子,究竟有多少个女孩子,这事儿没有历史记录,即使我们按自然生育中男女性别比例各占百分之五十,取个平均数来推算,曹操的女儿们起码也得二十人以上吧。

在曹操这么多的儿子当中,曹彪虽然因叛国附奸而自杀后,“妃及诸子皆免为庶人”,可是儿子曹嘉还是被封为常山真定王,封邑共有二千五百户。
再比如,曹琮封邑一千九百户,曹孚封邑有三千四百户,曹干封邑有五千户,曹衮死后儿子曹孚继承了一切,封邑共三千四百户。二十五个儿子的后代所享受的荣华富贵可想而知了。
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生了九个儿子。到了曹操的孙子这一辈,估计也得几百人,拖家带口,确实“王子”、“王孙”、“王族”不下千人,要不是有国家授以封邑,给予救济,那到了重孙、或重孙的后人,成千上万的人口,究竟靠什么来生存?日子究竟该怎么过呢?

非洲民间故事读后感800字左右,非洲民间故事读后感800字左右怎么写?


五、殷周时期的救济制度

礼记·月令》:“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说文解字》解释说“振,举救也”。《小尔雅·广言》说“振,救也。”“振乏绝”就是对那些快要揭不开锅的公子王孙贵族的后代,进行救济。《周礼·大司徒》“三曰振穷。”《易·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振穷”、“振民”也是加以救济的这个意思,只不过这里要救济的是那些祖先曾经是公侯伯子男的爵位和功劳的后世子孙,不是要救济那些抓来的俘虏、奴隶和贱民。

六、《诗经·麟之趾》的主旨

这里说三国故事是为了类比周朝的情形。
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第十上:“夏﹑殷以上,后妃之制,其文略矣。周礼王者立后,三
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以备内职焉。”这是说,周朝的礼制规定,周天子总共可以拥有120个老婆。

周文王可考证的儿子有17个。那周文王总共生了多少个儿子?《诗经?大雅?思齐》有一句“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以此推断,周文王的儿子数目少则一百,多则几百。120个老婆,每人生一个男孩,至少可以生120个儿子,实际数字,可能更多。

我们以乌干达老农民哈赛亚来类比周文王,哈赛亚现在有12个妻子、102个孩子和578个孙儿女,周文王按照礼制规定可以拥有120和妻子和后妃,刚好是哈赛亚的10倍,那么周文王应该拥有102个孩子和5780个孙儿女。至于周文王礼制之外再有没有和女性生孩子,那就无法判断。总之到了周文王的孙儿女一代,人口已经十分庞大,那到了重孙儿女一代,就是几万人,肯定是一个十分巨大的社会问题。

不过呢,《诗经·国风·周南·麟之趾》里讲的是“公”,不是“王”。其实周文王在殷末只是西伯侯,比“公”还要低一级,到周武王姬发灭商之后,才追尊姬昌为文王。

假如西周时期的某一位公一代封邑2万户,到了公二代20个儿子,每人只能得到封邑100户,到了公三代假定有十个儿子,那每人只能得到10户封邑,到了公四代,确实还可以沾一点祖先的光,得到一两户封邑,到了第五代如果再不自食其力,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这些公五代,虽然经济上只能喝西北风了,但是
西周时期的爵位是世袭罔替,这些公子、公孙、公族的身份依然高贵。毕竟他们是开国功臣的后人。他们这些人放不下架子,国家也没有完全忘记他们,所以也会有一些经济上的救济,只是这个救济,只能救急不救缓,长期来看,随着西周王室的衰落,他们所能得到的救济也就越来越少,以至于彻底断粮。因为到了后来,当西周王室的日子都混不下去,必须靠借贷来埋葬自己的父亲的时候,谁还记着救济那些支系已经十分遥远的徒有虚名的公的后世子孙呢?

非洲民间故事读后感800字左右,非洲民间故事读后感800字左右怎么写?


一个封了公的人,假定第一代生了20个儿子,到了第二代,就是大约400个孙子,到了重孙,就是成千上万。这才是公二代和公三代,那到了公四代的时候,数目其实已经非常惊人。所以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今天的人讲解传统文化,大多从骄奢淫逸的修身角度去开释,但是其中的经济帐和人口账其实也很重要。

这么多的人,国家要管也么办法管,只能甩包袱了。
那怎么才能做到不至于“五世而斩”,能够代代发达呢?那就只能好好努力,在新的领导下面,建立新的功勋,占据一个官爵上的重要位置,才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问题是,这些公子公孙们缺少这样的平台。西周时期没有科举制度,“公”的后代不可能像范进中举一样,通过考试从下层社会一跃进入上层社会,不是因为这条路是走不通的,而是根本没有这样的路可走。

至于孔子的成功,那是绝无仅有,别忘了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以勇力闻于诸侯”,可能还担任过鲁国陬邑的大夫。更何况,这些公子、公族、公姓们平时好吃懒做,不学无术,几乎都是一群草包。除了那些通过各种门路,继续在政商各界混的极少数人以外,绝大部分公子、公族、公姓们要想再发达,几乎是不可能了,只能发出“救救王孙”的哀叹了。
讲到这里,这首《诗经·国风·周南·麟之趾》的主旨几乎就要呼之而出了。

“麟之趾”、“麟之定”和“麟之角”都是要表达珍贵稀少的意思,汉语中有一个意思十分相近的成语凤毛麟角。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此诗公姓犹言公子,特变文以协韵耳。公族与公姓亦同义”。“振振”,其中一个为“赈”,“振振”就是赈济的意思。殷周秦汉都有救济制度,这里略而不谈。“于嗟”是感叹的声音,“于”通“吁”,还记得我们在《卷耳》中讲到的“嗟我怀人”吗?“吁”和“嗟”都是哀叹和感伤的声音。

最后总结一下,《诗经·麟之趾》不是“颂”或“雅”里面的一篇,而是《国风》里的内容。《诗经·国风·周南·麟之趾》既不是赞美诗,也不是歌颂诗,而是没落公室贵族后人生活难以为继的求就诗和哀叹诗
附《诗经·国风·周南·麟之趾》原文:

国风·周南·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作者简介】

谈建忠,生于1974年4月,甘肃榆中人。中学教师,古文字学者,音韵学研究者,古籍校勘考据学者,甲骨文学者,简帛研究者,格律诗爱好者,三文学派的主张者。长期以来潜心学术,“述而不作”,坚持读书、解书、著书和讲书的“四书”学习和研究路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承袭乾嘉以来的学术求真精神,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事理为准则的根本原则,不沿袭一家,不曲从成说,不盲信古人,对《周易》、《老子》、《诗经》、《论语》、《山海经》等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疑难费解之处,从文本的角度,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入考据,详加考辨,发前人所未发,提出了一系列标新立异,振聋发聩的独家观点和看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众多的学术成果逐步揭开了笼罩在千年典籍上的层层神秘面纱。

学术成果举例:

1、《周易》研究

例一:在闻一多否定“乾为天”的基础上,再次推翻了闻一多“卦名之乾,本当为斡[wò] ”的观点,提出了“乾的本字为‘气’。这个‘气’是大自然中的云雾之气,不是阴阳之气”的观点。(见《谈建忠:我把中国文化的天戳破了》一文)

例二:提出《周易》中的“厉”通“疠”,指古代的瘟疫。(见《谈建忠:从《周易》的“厉”字看病毒肆虐》一文)

例三:指出《乾卦》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的文本内容,应该为“君子终日警,朝夕惕。若炎,无咎。疠,占。”(见《谈建忠:释读《乾卦》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一文)

例四:提出《周易》中“《周易》里的三处‘七日’都是‘期日’,‘七’是‘期’的通假字”,否定了廖名春教授 “‘七日得’是‘不久之后损失了的就会回来’”,以及“‘七日’当指时间不长,过不了多久,是几天的意思,并不一定是7天”的观点。(见《学术争鸣:谈建忠和清华大学教授廖名春商榷“七日来复”的含义》一文)

2、《诗经》研究

例一:提出《诗经·卷耳》中的“卷耳”是蕨菜的观点,否定了卷耳是苍耳的看法。(见《谈建忠||诗学解谜:《诗经》中的卷耳是蕨菜》一文)
例二:
指出《诗经·卷耳》中的“砠[jū]:通‘峭[qiào]’,高峻的山”,否定了黄树先教授认为“砠不是强调的它是土山还是石山”,“‘砠’坥就是一般的小山”的观点。

3、上古文史研究

例一:根据甲骨文“殷”像一个手持针等器具给人治病的样子,指出“殷”是“殹[yì]”的异体字,“医”的本字。(见《谈建忠:从上古文字看殷朝先进的医疗技术》一文)

例二:指出黄天树教授引用甲骨文卜辞1B的卜辞内容和1A卜辞内容中的鸟形符号就是鸟的本字,不是鹰的本字。两句卜辞内容意思十分接近,两句卜辞的断句都有问题”,“甲骨文‘兔鸟田’就是野兔和野鸟在糟蹋庄稼的意思”。(见《谈建忠:也谈甲骨文中的鹰,兼与黄天树教授商榷》一文)

例三:指出《礼记·曲礼上》的“招摇在上,急缮其怒”中的“招摇”是天上的招摇星,“怒”是“弩”的通假字。意思是当天空中出现招摇星的时候,就要赶紧修缮弓弩等武器,做好准备,防范入侵。“缮”也是修缮的意思,不是郑玄讲的坚劲的意思。(见《谈建忠:学习传统文化要慎防“死在句下”》一文)

4、格律诗

例一:(引自《《谈建忠:释读《乾卦》九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一文)

君子乾乾夕惕时,莫名其妙费深思。
缘何晚上才能惕?始悟乾乾断句离。

例二:(引自《谈建忠: <周易>训诂学窥见中华民族的南泥湾精神》一文)

开天非一画,垦土赖先民;

拓地因荒岁,精神贯古今。

例三:(引自《谈建忠:从考古学角度观察失忆的“夏”字》一文)
我辈生今日,遥思夏后天。
龙身拖下体,虎面掩头前。
史迹存文字,流光忘祖先。
都藏阿赖内,要向未来延。

5、对联

人生无非生与死
世理要辨正和邪

追求伟大,追求卓越,谁知圣贤也要追求烟火气!
敬畏神明,敬畏自然,你道人类如何敬畏地球村?


从无到有得此人身
向死而生求其意义


热爱自由观照自心成就自我
追求真理探寻真相遍施真情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jjs406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2407274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jsgsy.com/15223.html